于是,姜二爺決定只帶雅正去看燈,然后買下長樂門外最漂亮的燈送給雅正,什么也不給三個小東西帶!靠近北城時,街上的人越來越多。姜二爺看著周圍成雙成對手牽手的少年夫妻,握了握拳頭想著自己是不是該拉著雅正,這樣似乎有些失禮,姜二爺臉發(fā)熱,抬手想摸摸高挺的鼻梁,手指卻落在冰涼的面具上。
姜二爺哪個都不想選!見姜二爺僵直站著,雅正便主動解圍,抬頭稍稍提高了聲音——因這里人聲鼎沸,不提高聲音聽不到,二爺,妾身有些口渴,咱們?nèi)€安靜去處飲杯茶再來觀燈可好?
也有當不了棟梁,只長果兒的。姜二爺懶洋洋道,現(xiàn)在大閨女的脾氣越來越好,二爺在她面前越發(fā)隨意了。姜慕燕抿抿唇,繼續(xù)道,果樹有何不好呢?漢高祖稱帝后不忘為他解饑的柿樹的功勞,令漢朝百姓廣植柿樹,咱們巷子中的柿樹也此而來;蜀國武侯諸葛孔明親栽八百株桑樹,留做子孫衣食之用;三國時東吳名醫(yī)董奉隱居廬山期間,為貧苦百姓看病不取分文,只讓百姓痊愈愈后按病情輕重在他住所前后種杏樹。短短數(shù)栽,他的房前屋后便有十萬余株杏樹,‘譽滿杏林’便由此而來……
不戴面具的姜二爺很張揚,戴了面具的姜二爺張揚傲嬌得無法無天,爺帶媳婦來看歌舞,她還沒看夠呢,放下來顯得爺多沒面子?
萬歲,姜謫仙攜蘇氏經(jīng)順義門進了皇城。楊奉走到玉案邊,在萬歲身側(cè)輕聲稟道。 今天關(guān)于燈市的描寫,取材于宋代孟元老的《東京夢華錄》,不過我筆力不足,寫出來的不及孟元老筆下的一成,然后就想到了一首描寫上元佳節(jié)很牛的詞,讓大家感受一下人家筆下的元宵節(jié):
姜留想了好半天,才用胖乎乎的手指頭在床上寫著,三嬸你看,五弟的大名叫姜思堂,‘思’里有田,‘堂’里有土,現(xiàn)在又是春天,正是萬物要萌發(fā)的季節(jié)。留兒看著五弟機靈又壯實,像田里的小樹苗一樣,不如就給他叫‘小樹’?
《一個上添下邊一個下邊念》所有內(nèi)容均來自互聯(lián)網(wǎng)或網(wǎng)友上傳,華元書屋只為原作者的小說進行宣傳。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并收藏《一個上添下邊一個下邊念》最新章節(jié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