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次聽書,姜老夫人既驕傲又心疼,她的小兒子真是出息了,也吃苦了。因為關于爹爹的這部書又長又精彩,姜留恨不得住在茶樓里。直到康月良成親這日,她才戀戀不舍地離開茶樓,隨著母親、大郎哥和姐姐一起趕奔護國公府。
這主意不錯。姜松先問三弟,康安到酒泉三千余里,來回一趟可不便宜,咱們賬上還有多少銀兩?留兒這主意不錯,咱們賬上的銀子不少,但這筆銀子不須咱們出,只要咱們把消息散出去,想去的大有人在。若說書人沒盤纏,自有茶樓、酒樓給。姜槐是從苦日子過來的,精打細算道,留兒的商隊又要出京了吧?
大哥說的對,讓我二哥挑,在這方面再沒有人比他更有眼光了。姜槐說完才覺得這話不合適,偷眼看大哥和侄女,見他們倆都笑了,姜槐便也跟著笑了,連忙替二哥往回找補,話說回來,自打二哥當官之后,就沒痛痛快快地聽過幾回書了。
姜松知道侄女在擔心什么,君堂今夜留宿在翰林院整理邸報,翰林院的邸報除了報送給各衙門和奏事院,也會張貼在皇城墻上。待康安百姓們見到邸報,謠言便會不攻自破。留兒不要擔心,你父親請旨查辦那些官員和刁民,是因為他們魚肉百姓或通敵賣國,犯下了不赦之罪。殺他們,是為了救酒泉百姓于水火之中,是為了保大周邊境太平。天理昭昭,不可誣也。
正事辦完百官退朝之時,楊奉上前叫住了姜松。曹文元看了姜松一眼,才轉身與翰林院其他大人離去。楊奉笑吟吟道,姜大人,萬歲聽聞姜侍郎的幼子即將滿月,特命咱家叮囑姜大人,萬歲說姜侍郎在外辦差,讓姜大人好生照看姜侍郎的妻兒,若有為難之處,大人可進宮稟告萬歲。
姜留追問道,什么出路?二舅雖在野,但對朝堂之事也略有耳聞,你們的父親在肅州所做之事,關乎大周的國運,所以二舅想去賭一次。姜留打破砂鍋問到底,二舅想賭什么?
《每天都在汆肉中醒來》所有內(nèi)容均來自互聯(lián)網(wǎng)或網(wǎng)友上傳,華元書屋只為原作者的小說進行宣傳。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并收藏《每天都在汆肉中醒來》最新章節(jié)。